鼻炎原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疫病防治鸡传染性鼻炎
TUhjnbcbe - 2020/12/12 13:22:00

鸡传染性鼻炎

大家知道鸡传染性鼻炎吗?这是一种鸡的呼吸系统疾病,是由副鸡嗜血杆菌所引起的鸡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鼻腔与鼻窦发炎、流鼻涕,脸部肿胀和打喷嚏。下面就跟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一下这个病是什么回事吧!

易感动物

本病发生于各种年龄的鸡,老龄鸡感染较为严重。7d的雏鸡,以鼻腔内人工接种病菌常可发生本病,而3~4d的雏鸡则稍有抵抗力。4周龄至3年的鸡易感,但有个体的差异性。人工感染4~8周龄小鸡有90%出现典型的症状。13周龄和大些的鸡则%感染。在较老的鸡中,潜伏期较短,而病程长。

传染源

病鸡及隐性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而慢性病鸡及隐性带菌鸡是鸡群中发生本病的重要原因。

传播途径

主要以飞沫及尘埃经呼吸传染,但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传染。

临床症状

病的损害在鼻腔和鼻窦发生炎症者常仅表现鼻腔流稀薄清液,常不令人注意。一般常见症状为鼻孔先流出清液以后转为浆液粘性分泌物,有时打喷嚏。脸肿胀或显示水肿,眼结膜炎、眼睑肿胀。

食欲及饮水减少,或有下痢,体重减轻。病鸡精神沉郁,脸部浮肿,缩头,呆立。仔鸡生长不良,成年母鸡产卵减少;

公鸡肉髯常见肿大。如炎症蔓延至下呼吸道,则呼吸困难,病鸡常摇头欲将呼吸道内的粘液排出,并有罗音。咽喉亦可积有分泌物的凝块。最后常窒息而死。

诊断措施

本病和慢性呼吸道病、慢性鸡霍乱、禽痘、以及维生素缺乏症等的症状相类似,故仅从临诊上来诊断本病有一定困难。此外,传染性鼻炎常有并发感染,在诊断时必须考虑到其他细菌或病*并发感染的可能性。如群内死亡率高,病期延长时,则更须考虑有混合感染的因素,须进一步作出鉴别诊断。

防治措施

鉴于本病发生常由于外界不良因素而诱发,因此平时养鸡场在饲养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鸡舍内氨气含量过大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高代次的种鸡群,鸡群数量少,密度小,寒冷季节舍内温度低,为了保温门窗关得太严,造成通风不良。为此应安装供暖设备和自动控制通风装置,可明显降低鸡舍内氨气的浓度。2.寒冷季节气候干燥,舍内空气污浊,尘土飞扬。应通过带鸡消*降落空气中的粉尘,净化空气,对防治本病起到了积极作用。3.饲料、饮水是造成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加强饮水用具的清洗消*和饮用水的消*是防病的经常性措施。4.人员流动是病原重要的机械携带者和传播者,鸡场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更衣、洗澡、换鞋等防疫制度。因工作需要而必须多个人员入舍时,当工作结束后立即进行带鸡消*。5.鸡舍尤其是病鸡舍是个大污染场所,因此必须十分注意鸡舍的清洗和消*。对周转后的空闲鸡舍应严格按照一清:即彻底清除鸡舍内粪便和其他污物;二冲:清扫后的鸡舍用高压自来水彻底冲洗;三烧:冲洗后晾干的鸡舍用火焰消*器喷烧鸡舍地面、底网、隔网、墙壁及残留杂物;四喷:火焰消*后再用2%火碱溶液或0.3%过氧乙酸,或2%次氯酸钠喷洒消*;五熏蒸:完成上述四项工作后,用福尔马林按每立方米42ml,对鸡舍进行熏蒸消*,鸡舍密闭24~48h,然后闲置2周。进鸡前采用同样方法再熏蒸一次。经检验合格后才可进入新鸡群。鸡舍外环境的消*以及清除杂草、污物的工作也容忽视。因此综合防治是防止本病发生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本病防制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进行免疫接种。据报道,中国兽药监察所等单位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分别研制成功了鸡传染性鼻炎油佐剂灭活苗,通过实验室和区域试验证明本菌苗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群应用是安全的,对鸡群生产性能无影响。不论是本病安全区还是疫区的鸡群免疫后均能获得满意效果。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一般是在鸡只25~30日龄时进行首免,日龄左右进行第二次免疫,可保护整个产蛋期。仅在中鸡时进行免疫,免疫期为6个月。

治疗措施

副鸡嗜血杆菌对磺胺类药物非常敏感,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

一般用复方新诺明或磺胺增效剂与其他磺胺类药物合用,或用2~3种磺胺类药物组成的联磺制剂均能取得较明显效果。亦可用拜菌安(奇佳生物产)进行治疗,一般3至4天治愈,具体使用时应参照药物说明书。如若鸡群食欲下降,经饲料给药血中达不到有效浓度,治疗效果差。此时可考虑用抗生素采取注射的办法同样可取得满意效果。一般选用链霉素或青霉素、链霉素合并应用。红霉素、土霉素及喹诺酮类药物也是常用治疗药物。总之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均可用于治疗,关键是给药方法能否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药物剂量,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研制出鸡传染性鼻炎油佐剂灭活苗,经实验和现场应用对本病流行严重地区的鸡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根据本地区情况可自行选用。

来源:百度百科

编辑:吴含

审稿:桂国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疫病防治鸡传染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