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三农问题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实现农村经济振兴首要的问题,只有把三农问题搞好了,农民富裕了,才能算我们国家的真正富裕。农民就应该以生产粮食为重点,生产粮食必须有充足的土地,
所以,我们国家划出了一条红线,那就是,必须保证18亿亩耕地的红线,任何人任何单位企业不能触碰,必须保证有18亿亩地来种植粮食,切实把14亿人的饭碗掌握在中国人的手里。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农民商品意识的提高,经商做买卖的事情逐渐多了起来。
在农村有些人开了小卖部、发展养殖业,或者是外出务工以后,逐渐使自己承包的土地无力经营,也没有及时的流转承包大户或租赁给他人,逐渐让自己的土地荒芜起来。
然而,这种荒芜土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农村随处可见没有种粮的土地,给本来紧张的土地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已经到了必须治理不可的程度。
同时,我国的农田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耕地不断减少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我国的农田在不断地减少,原来的22亿亩农田,由于房屋建设、工厂施工、环境美化、退耕还林等等工作的开展,宝贵的土地只剩下现在的19亿亩了,如果以这样的速度递减,18亿亩红线可能就要失守。
为此国家也相应出台了“增减挂钩”的政策,也就是谁占用了土地,谁就必须在其他的土地上恢复耕地,保证耕地的增减平衡,不至于减多增少。
二、耕地质量下降
为了使粮食增产,我国建设了大量的化肥、农药生产工厂,确保农药化肥能够满足农民的使用。然而,每年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使大量的农田地力逐渐减弱,极大地透支了地力。
从而使大量的农田盐碱化、重金属超标等污染问题,如果这些危险不能及时消除,大量土地面临着不能耕种的危险。
三、农民不想种地
“谷贱伤农”!多年来由于粮食价格处于低价外运行。极大地伤害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他们形不成付出与收获的正比例,以致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荒芜土地,这也是耕地锐减的原因之一,必须高度重视、加以解决。
针对土地荒芜的问题,各级政府相应出台了相关政策,极力扭转土地荒芜的局势,有些地区规定了土地荒芜时限不同,处罚方式也不同。
农民的土地一年内没有耕种,村委会出面责令农民立即整改,恢复农田复耕;如果一年以上荒芜的,将停发国家对种粮的一切补贴;荒芜两年以上的农田村委会有权依法收回流转或者直接收归集体统一复耕。
每年国务院的1号文件都是为三农问题而出台,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确保我国的耕地资源安全,确保18亿亩耕地不至于减少,保证生产足够的农资,满足农民的需要,鼓励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拿出大量的资金补贴三农,使我国的粮食处于稳产高产的状态,保证中国人有饭吃。
由此可见,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高度重视。但是粮食价格的低廉,也是影响农民种地的原因之一。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斤粮食比不上一瓶矿泉水的价格,这种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的现象,严重挫伤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这也是导致重工轻农,农民一心想进城市,不愿意种地的重要原因。
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地遏制了农村土地荒芜,确保粮食的丰产丰收,使今年粮食稳定在1.3亿吨以上,就要极力降低农资的价格,提高粮食价格,使种粮能赚钱,鼓励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这样一来,三农问题将得到有效地解决。
结语:
总而言之,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是天大的问题,如何鼓励农民义无反顾地种地,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谷贱伤农”的局势一定要改变,农资价格一定要合理,种粮的付出与收获必须成正比。只有这样,才能够彻底扭转农村土地荒芜的现象,让美丽乡村进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农民奔向小康的劲头越来越足,
您是怎样的看法,请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