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原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加快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转化应用学思践悟
TUhjnbcbe - 2025/7/3 13:34:00
北京哪有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本期请相关领域专家围绕如何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加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提高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等话题,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建言献策。

加快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转化应用

李超程锋张蕾娜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载体。立足土地基本国情,我国制定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并不断改进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入新时代,耕地保护工作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加以改进完善,必须由过去重数量、轻质量、忽视生态,彻底向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转变,促进形成保护更加有力、执行更加顺畅、管理更加高效的耕保新格局。

近年来,党中央关于耕地保护的要求越来越明确,也越来越严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笔者认为,当前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有三项新要求:一是18亿亩耕地数量不能再减少,质量不能再下降;二是耕地必须是农田,实现每年至少种植一季农作物;三是把农田建设成为良田,实现一季千斤、两季吨粮。同时,加强生态良田建设,加快提升雨养耕地适应气候变化的科技水平。

真实准确的基础数据,是开展各项工作、推进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评定土地等级是法律赋予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摸清耕地资源质量状况,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重要支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建立健全了耕地质量分等技术体系和工作体系,发布了农用地评价领域的第一套国家标准,系统构建了农用地等、级、价的技术体系框架。耕地质量分等以耕地产能为核心,从气候条件、地形状况、土壤状况、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土地利用水平等方面综合评定耕地质量等别。与此同时,我国建立了定期全面评价、年度更新评价、年度监测评价的工作制度,先后组织开展了基于一次详查和二次调查的两轮全国耕地质量分等,以及从年度开始基于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的耕地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形成了两轮全面评价成果和6个年度的更新评价成果。该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作为土地资源管理和相关政策制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其技术方法体系随着国家改革的新形势和管理的新需求不断发展变化。面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和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新要求,面对履行“两统一”职责的实际需要,新时期必须把耕地保护制度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来重新认识和改进完善。其中,要把耕地生态保护摆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转变理念、思路和方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把耕地保护放到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自然地理格局和自然生态系统之中统筹考虑,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筹考量。

为了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机构改革赋予自然资源管理的职责使命上来,更好地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满足自然资源管理新要求,有关单位在自然资源部党组的带领下认真组织研究改进耕地分等调查评价方法,前后历时一年半,形成了新的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方法体系。该体系按照自然地理格局、地形条件、土壤条件、生态环境条件、作物熟制和耕地利用现状六个方面10个指标,对耕地资源质量进行科学分类,符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全国耕地资源质量分类作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一项专项调查首次在全国部署开展,目前已经全面完成。其中,建立了全国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基础数据库,汇总形成了不同耕地资源条件的耕地面积与分布成果,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与管理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支撑。总体来讲,此次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方法的重大改革,对履行自然资源管理职责,改进耕地保护措施和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推进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年度更新与动态监测制度构建和成果分析应用研究也在加快,目前已在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工作中部署开展了年和年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年度更新与动态监测工作。下一步,有关单位将结合应用需求,重点研究基础型分类体系向应用型评价体系转换的技术路径和技术方法,尽快将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应用于耕地占补平衡、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国土空间优化、耕地质量建设等工作中,为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单位: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往期阅读↓↓↓

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实现路径

学思践悟

从生态系统视角看耕地“三位一体”保护

学思践悟

守牢红线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学思践悟

优化工业用地配置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学思践悟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学思践悟

高标准夯实自然资源质量基础

学思践悟

把统筹发展和安全贯穿自然资源督察全过程

学思践悟

尊重客观规律把握政策要义

学思践悟

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看大市场建设

学思践悟

新思想之光领航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思践悟

推动自然资源领域保稳定促发展

学思践悟

赓续使命再启测绘新征程

学思践悟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学思践悟

立足“四大观”深刻领悟精髓要义

学思践悟

加快推进省域空间治理现代化

学思践悟

构建人海和谐的空间开发新格局

学思践悟

科学理念引领自然资源经济研究

学思践悟

查清耕地后备资源真实家底

学思践悟

将自然资本管理纳入全要素生产率考量

学思践悟

作者:李超程锋张蕾娜

图片:刘浩军

文字编辑:赵婧

新媒体编辑:陈平

1
查看完整版本: 加快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转化应用学思践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