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空军
近日,湖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严格耕地保护的意见》,明确了推行田长制的总体要求、组织体系、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明晰了省田长制责任单位的工作职责,标志着湖南正式全面推行田长制。
耕地是农业的根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确保耕地的保有量,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关系着粮食安全。全面推行田长制,让每一块耕地都有人守护,对于保护耕地是不可或缺的。
让田长制成为耕地保护的利器,必须要提高认识。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我们要牢牢守住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从上到下,要深刻认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保量更要保质。不仅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更要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新路子。
让田长制成为耕地保护的利器,必须要党政同责。建立健全党政同责、分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严格管理考核,从严追责问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要坚持协同推进。强化耕地保护属地责任和部门责任,构建属地管理、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无缝对接、全程一体化保护的工作机制,形成耕地保护强大合力。
让田长制成为耕地保护的利器,必须要严守底线。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按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已确定的新一轮耕地保有量不能减少,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绝不能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牢牢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
让田长制成为耕地保护的利器,必须要依法从严。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多级土地执法巡查网络,把日常监管的触角延伸到村,打通土地执法监察“最后一公里”。此外,要落实严厉的追责制度。对于造成耕地减少和质量下降的,不管是哪级领导,也不管是出于怎样的地方利益,都要终身追责。
让田长制成为耕地保护的利器,必须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是耕地的主人,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决定了耕地最终的效益。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既要全方位地落实各种种粮补贴,全方位地落实农业生产的优惠政策,让农民从土地中获取他们想要的收益,也要引导农民走市场化之路,让更多的农产品行销市场,从而激发农民更大的生产热情。否则,口号喊得再响,农民不能从土地上获取他们想要的生活,抛荒也就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
总之,只有让田长制真正长出“牙齿”,才能遏制耕地非农化,也才能实现这一制度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