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鼻源性头痛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致使这一缠绵难愈的顽症,逐步成为当今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
鼻源性头痛系指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副鼻窦炎所引起的慢性头痛。其发病多以青少年为主,常以感冒为诱因,往往是感冒的其他症状消失了头痛却长期不愈,时轻时重。不等此次头痛消除,下一次感冒又来了。头痛的部位因所感染窦腔的不同而异。以头痛加剧或缓解的时间有一定规律,眉棱骨某特定部位有明显压痛为特点。
根据患者的患病部位和发病机制组建的“乾清汤”可迅速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能益气固表,提高机体免疫力,阻断患者感冒一头痛一感冒的恶性循环,不失为对付这一顽症的较为理想的处方。
乾清汤组成:
黄芪15~30g(视气虚具体情况而定),川芎15g,蜈蚣2条,苍耳子10g,辛夷10g,桂枝10g,白芍10g,独活10g,石菖蒲10g,皂角刺10g,甘草6g,冰片(冲)1g,生姜3片,大枣5枚。
治疗的目的是消除患者的疼痛,使鼻窍通利,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方中以黄芪、甘草补气固表,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治其本(事实上,黄芪、甘草在方中所起的是双向调节作用,即患者若中气不足,易患感冒,它们所起的是补气固表的作用;若患者没有气虚易感征象,则黄芪所起的是透脓排毒的作用,甘草所起的是解毒作用);川芎、蜈蚣祛风活络解痉止痛,辛夷、苍耳子通窍止痛治其标;皂角刺透脓排毒,石菖蒲化痰开窍,桂枝、白芍调和营卫为佐使。
乾清汤可谓内外兼修、助正达邪、标本同治的较为理想的处方,这一治疗方法后来被世界传统医学组织评为“科技进步三等奖”。
内容来自《老中医四十年悬壶手记》,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杨承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