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之声报道,有群众反映当地的旅游景区在开发建设过程当中非法侵占基本农田,群众举报后该景区因为违法用地受到了国土部门处理,然而当地国土部门的处理办法是这样的:把建在基本农田等耕地上的违法建筑收归国有,再反租给景区使用。网友就质疑了:这样的处罚在遏制非法侵占基本农田和耕地中会不会起到反面效果呢?
很多地方风景秀丽,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业该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但当地不少村民都认为景区从开发之初就存在违法占用农田进行相关建设的问题,至今对景区的处理仍然没有到位。年当地国土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景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非法占地、破坏耕地等行为。年8月,国土局向当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同年10月,法院作出行政裁定书准予执行,之后国土部门将没收的违法建筑移交了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该公司委托当地乡镇进行管理,该镇将这个占地面积近平方米,建筑面积多平方米的房屋,以每年六万多的价格又出租给了违法占地搞建设的开发公司使用。
但景区开发往往会出现侵占耕地的情况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这样的处罚方式是不是相当于又给违法行为开辟了另一个后门
有人认为这些违建只是部分占用了基本农田,一旦将占用基本农田的部分建筑拆除势必会导致整个建筑失去利用价值,而且旅游产业拉动地方经济,促进老百姓生活水平提升,就当地实际情况而言,将景区违建一拆了之是最简单却又最浪费的手段。
必须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实很多地方山美水也美,很多地方政府决定要利用当地的山水,很多农民也看到了不少地方的农民办起了农家乐,或者办起了生态旅游,挣了不少钱,于是大家也纷纷加入到发展旅游产业的大潮当中。
可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只注意到了经济发展,忽视了其中的矛盾,尤其是景区开发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打开网页搜索一下相关的新闻,我们发现这一矛盾在许多地方都出现过。那么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难题难在哪?到底该怎么解呢?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有一个法学家曾经说过:世界上什么东西最硬,不是金刚石,而是法律。18亿亩是我们耕地的红线,在各地进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进行景区开发过程当中必然有用地需求,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坚守住这个耕地红线,这条线绝对不能突破,因为这关系到的是大家的吃饭问题,事关老百姓的生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