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原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六十万亿怎么还上城投乱象
TUhjnbcbe - 2025/4/26 20:47:00

自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有关央地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讨论由来已久,收支缺口催生的土地财政也被认为是推高各地房价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而言,在以GDP为KPI最大权重指标的官员晋升激励机制下,集土地所有者、供给者和垄断者三重身份于一身的地方政府不仅要服务当地民生,更要发展地方经济。而以城投公司为投融资主要载体的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也孕育了一幕幕城投乱象。

1.项目为王,干出自信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以项目为抓手的投资成为拉动GDP增长的最大一剂猛药,以至于大部分城市主官都喊出了项目为王的口号。

在税收增长缓慢的前提下,基建资金将不得不依赖于以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质押融资为主的第二财政来源。然而土地财政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高了房价。持续上涨的房价吸引着大量社会资本和银行信贷资源的加速涌入,从而使得房地产绑定数以万计的普通家庭。

而地方政府也受益于房价上涨,在城市发展中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在一些沿海发达省市,土地出让收入甚至超过了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而如果将围绕土地出让相关的房地产税收也纳入到土地财政的范畴,譬如,以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加上土地出让金的口径来计算,年,土地出让相关收入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高达52.18%。

历年土地出让相关收入/全国财政总收入

在经历了过去十多年政府基建投资高速增长、平台债务大幅提升之后,随着近两年房地产的持续降温和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城投回款速度开始变慢,加之城投融资环境的收缩,城投公司越来越依赖于借新还旧滚动发债来满足日常流动性需要,而非标和私募债不断爆出的违约也让城投债务成为了全市场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十万亿怎么还上城投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