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林春霞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今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只有稳住国内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这个基本盘,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特别是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多重风险因素交织叠加、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和国际粮价高企的背景下,对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保障粮食安全尤为重要和紧迫。
确保粮食安全仍是今年“三农”工作重头戏
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疫情灾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再获丰收,产量达到1.3余万亿斤,增产亿斤,生猪产能提前半年恢复目标,其他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总体稳定,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之下,我国粮食安全仍受到国内粮食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粮食紧平衡的格局、国际粮价持续上涨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最大的特点就是把粮食安全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包括种子和耕地保护问题,这些属于粮食安全的关键性因素。”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授徐祥临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为今年农业生产指明了方向。
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两个核心问题。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今年农村工作的重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本报记者表示,在国际粮价高企、粮食供应偏紧的大背景下,要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农业稳产增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以国内供给的稳定性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
怎么做?保耕地!李国祥认为,保护耕地红线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藏粮于地”的重要体现。而种业振兴,农机装备水平提高是“藏粮于技”的重要手段。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扩大油料作物大豆的种植面积,有利于缓解进口依赖。“中央一号文件着重提出的发展目标,都与粮食安全有关。”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粮食安全有三个新提法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