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五围绕”推动农业农村工作迈上新征程今年以来,白银市靖远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对标加快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任务和总体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五个围绕”工作举措,扎实有序做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围绕党的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攀上“新高峰”一是打牢思想基础。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组织全县各级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有关会议文件精神,推动全县上下扛牢政治责任、抓好工作落实。二是落实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县委、县政府与18个乡镇、25个县直部门分别签订《靖远县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责任书》,构建完善有效衔接政策措施的落实机制。三是培育过硬队伍。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公开选聘了名专业化管理村文书,推选名全日制大专学历、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对名村干部进行全员轮训,切实提升履职能力;培训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村实用人才、本土农村电商等人才人,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围绕底线任务推动粮食安全跨上“新台阶”一是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充分运用三调成果和最新遥感影像,全面开展核实整改补足工作,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08万亩,设置基本农田保护界碑59个,保护界桩个,结合县情制定了耕地管护机制,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二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成高标准农田8.46万亩,完成撂荒地整治17.31万亩。完成小麦扩种1万亩、玉米大豆复合种植1.76万亩,全县粮食播种总面积达到80.0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1.24万吨,超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三是加强农副产品供给。建成千头奶牛养殖场1个、绿色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1个、良种肉羊扩繁场2个,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万头只,肉蛋奶产量达6.67万吨,畜牧业产值达12.84亿元。围绕后续帮扶推动成果巩固取得“新成效”
始终把防止返贫致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不断完善长效机制。一是巩固脱贫成果。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第二轮排查和“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工作,新识别监测对象户人,新纳入农村低保保障对象人,新增特困供养74人,临时救助户次人次,发放救助金.7万元,完成农房抗震改造户,适龄儿童无失辍学情况发生,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实际参保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覆盖率均达到%。二是强化后续扶持。完成搬迁安置点渠道衬砌53公里、道路硬化4.5公里,五合惠安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白茨林安置点幼儿园建成使用,东湾大坝污水处理厂等3家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北滩粮窖安置点渠道衬砌工程建成使用;坝吴公路安置点座冷棚、80间羊舍建成投用;碾湾坪安置点新发展文冠果1亩、续建蔬菜大棚51座,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三是促进持续增收。输转脱贫劳动力4.59万人,创劳务收入10.98亿元;累计认定乡村扶贫车间41家,吸纳劳动力人;选聘乡村公益性岗位名,发放岗位补贴.2万元,选聘生态护林员名,落实补助资金.2万元;设置光伏公益性岗位名,每户每年增收元左右;落实“雨露计划”补助人.85万元。
围绕产业发展开创农民增收“新模式”结合县域实际,因地制宜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大力发展全县各类产业。一是深入实施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15亿元(占全县衔接资金总额的57.16%),大力实施三年倍增行动,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4.38万亩,总产量万吨,枸杞种植28.3万亩,总产量5.76万吨,瓜类种植36.6万亩,总产量87.8万吨;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92万亩,总产量2.36万吨;特色果品种植5.73万亩,总产量4.15万吨;文冠果种植23.9万亩,总产量0.4万吨。二是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持续完善以县域八大特色优势产业为主体,以五小产业为补充的乡村产业体系,建设打造东升镇朝天椒基地等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7个、各级抓点示范种植基地4个,引进培育金佰禾等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推进创建蔬菜、肉羊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实施东湾镇三合村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提升改造等产业发展项目个,探索建立“衔接资金+产业园+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和产业化经营,全县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家、家、家。三是积极构建“甘味”品牌体系。继续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及“甘味”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工作。“甘味靖品”入围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靖远枸杞”公益广告在央视频道播出,“阿西娅”等9个企业商标新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累计认证“三品一标”产品73个,3个区域公用品牌和17个知名企业商标品牌入选“甘味”企业商标品牌名录。
围绕乡村建设
打造农业农村“新面貌”一是加快推进乡村建设示范行动。聚焦“一带两区三线”重点区域,统筹各类资金1.4亿元,精心打造产业带动型、旅游观光型、三产融合发展型、特色文化赋能型、生态康养休闲型、文明小康型示范村40个;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各项建设工作,完成农村公路养护维修工程13公里,实施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0公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88公里、通信线路改造.76公里。二是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清运城乡生活垃圾3.48万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拆除残垣断壁处,治理乱堆乱放余处、乱拉乱架余处,完成农村改厕1.45万座。坚决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回收废旧地膜吨,回收率达83.37%;处理尾菜13.26万吨,利用率达到50.69%;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三是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市级示范点7个、县级示范点30个、打造核心价值观宣传公益广告小景观58个、设置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个;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组织“线学线讲”宣讲员、驻村干部、百姓名嘴等成立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宣讲活动余场次,受众3万余人次;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条,引导群众转变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靖远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