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障粮食安全
7月6日,平江县委书记李勇(右二)率队到梅仙镇小源村巡田,督促乡镇、村抓好“田长制”工作,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金秋时节,汨水两岸,红土地上稻浪起伏,铺展开一幅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丰收画卷。
安定镇上房村的晚稻长势可人,丰收在望。
粮稳天下安。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工作部署,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平江县全力推动“田长制”各项举措落实落细,发力“保田”“增田”。
建章立制
形成“田长制”工作强大合力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平江县委、县政府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以抓铁有痕的力度,制定《平江县全面推行田长制实施方案》等4个指导性文件。创新提出“两个一”:一是对村民违法占用耕地动基建房1米及1米以上,而村干部未报告未制止的,由乡镇约谈相关村支部书记,年度内出现2起以上类似行为的,对相关村支部书记予以免职;二是年度内累计出现3起村民建房违法占用耕地,且已建成一层未及时制止或未及时拆除复耕的,由县纪委监委对相关乡镇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调查。
该县成立了平江县田长制工作委员会,构建由县、乡镇、村主要领导任田长,三员(农技员、执法员、监管员)+农户的“四位一体”耕地保护责任机制,层层落实监管责任。设立县级田长、副田长28个,乡镇级田长26个,村级田长个,网格田长个,三员所联农户户。设置乡镇级田长制保护标志牌26块,村级田长保护标志牌块。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耕地保护监管网络。
宣传引导
形成“田长制”工作强大推力
为了让村民足不出户便能了解“田长制”政策,平江县充分利用“村村响”播放耕地保护知识,其它宣传平台同步推进。制作户外大型广告牌60余块,张贴宣传标语2万余张,出动宣传车余次,发放宣传手册1万余份,县、乡镇、村累计召开专题会议场次。让全县人民随手可学、随处可学,营造了良好的立体宣传氛围,树牢耕地保护意识。
以“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为契机,该县在天岳广场专门设点,向社会开展田长制宣传,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特别是在全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培训中,把全面推行田长制、耕地保护业务培训列为重点内容,组织干部学习推行落实“田长制”和耕地保护政策。要求乡镇、相关县直部门坚守底线思维,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全面从严,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推动耕地全程一体化保护,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全域覆盖
形成“田长制”工作强大动力
为切实做到耕地保护“红线不能碰、底线不能越”,平江县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刚性考核、终身追责,一票否决”规定。把“田长制”作为加强耕地保护的总抓手,细化目标管理责任,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下级田长定期向上级田长汇报工作情况。
结合“田长制”实施方案,该县加大实施科技支撑力度,深化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县统一的耕地保护信息平台和田长APP,构建卫星遥感、视频监控、动态巡查一体化监测监管体系,动态监测耕地数量、质量和利用情况,实时对违法占用耕地及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全程监测监管。科学确定巡查重点区域,把乱圈乱占集体土地违法建设和闲置土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等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作为重点巡查对象,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作为重点巡查区域,加大巡查力度频次,实行跟踪监管。
同时,建立“田长+检察长”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层层分解土地执法巡查责
任,确保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位。充分发挥“田长制”三员+农户网格化网络作用,坚持日常巡查,做到“地动我知,违规必查”。按照“批、供、用、补、查”联动的要求,建立健全“田长制”台账管理,做好补充耕地项目报备和占补平衡工作。积极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摸清土地开发复垦补充耕地的潜力。派督察组到乡镇专门督查指导“田长制”推进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依法查处,严肃追责问责。
县级总田长李勇率队巡田,对“田长制”工作常抓不懈,全县各级田长巡田余次,治理抛荒亩,水田种植面积比上年度增加19万亩,有效遏制和防止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三市镇镇、村两级田长联合巡田
5月18日,三墩乡汇龙村村民徐某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违法建房,被依法强制拆除。
整改问责
形成“田长制”工作强大威力
自年4月实施“田长制”以来,平江县结合年国家耕地保护督察反馈的全县27个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和“违法违规建设”问题图斑,立案查处土地案件47宗,移送法院申请强制执行1宗,查处土地面积.94亩。
组织拆违行动次,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拆除违法建筑物处31平方米,没收违法建筑物面积.23平方米,复耕面积.97亩,收缴罚没款.万元。
整治坑塘水面(鱼塘)42个92.6亩,其中,耕地面积73.18亩。对动态巡查发现的4起“两个一”违法案件及时制止和查处,有效遏制了耕地违法行为。
根据问题线索,该县纪委监委对全县14起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立案调查,处理相关工作人员59名。
来源:岳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