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原因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2021,六安自然资源那些事之耕保篇
TUhjnbcbe - 2025/3/26 21:18:00

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扎实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工作,完成我市各县区可稳定耕地数据库、方案及举证的审核工作;完成重大建设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审查。年,经批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项目6个,全部上传监测监管系统质检审核入库。

规范占补平衡,确保补充耕地质量。在摸清耕地后备资源的基础上,年全市完成补充耕地1.6万亩。全市所有建设占用耕地项目均落实了耕地占补平衡,做到耕地质量不降低、数量不减少。在保障全市建设项目落实占补平衡的基础上,申请有偿指标交易面积1.75万亩,有力推动国家、省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促进了指标交易县区的乡村振兴。

创新思路,探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新举措。我局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核定入库工作。全市7个县区共申报、两年已完工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核定项目90个,预计全部验收入库后,可以增加耕地面积.68亩、水田(旱改水)面积.66亩、粮食产能万公斤左右,潜在经济价值11亿元以上。其中,金安区12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成功通过“全国补充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部级审核监管,入库新增耕地7.19亩、水田(旱改水).89亩、粮食产能74万公斤,标志着我市探索打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新增耕地指标核定入库路径,开创了全省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核定入库之先河。

积极对接年度耕地保护专项督察工作。督促各县区对耕地保护督察发现疑似问题进行核查梳理,利用手机APP现场实地核查在线举证,适时进行跟踪对接,做好举证核销工作,同步对核查发现的问题属实的开展同步整改。带领各县区局赴南京局安徽督察组驻地对疑似问题和督察组进行对接解释,逐一审核。

推深做实“田长制”,健全耕地保护责任体系。牵头起草了《六安市建立耕地保护田长制的实施意见》;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市委会议审议通过,印发了《关于建立耕地保护田长制的实施意见》(六发﹝﹞26号),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全面建立,实现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全覆盖,夯实了耕地保护责任主体,落实了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进一步加大了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遏制。全市已初步形成“地有人种、田有人管、责有人担”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模式。

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强化监督监管。成立耕地卫片监督工作领导小组,依托“耕地卫片监督系统”,全力推进耕地卫片下发图斑实地核实举证及整改工作,完成了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年第一批耕地卫片个疑似问题图斑核实举证上报工作,运用耕地卫片监管与卫片执法检查相结合的手段,对乱占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及时预警,构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常态化监管机制。

加快推进水毁耕地复垦项目。印发《关于下达年度省级基本农田建设及保护专项资金的通知》(财建〔〕号),将省下达万元资金落实6个县区51个项目,资金科学细化到具体项目,制定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资金安排和绩效目标等内容,确保省下达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保障到位。

开展“十三五”期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定《“十三五”时期县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考核评分表》,部署县区开展考核自查工作,要求各县区根据考核评分表认真开展考核自查,分析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考核促进我市耕地保护工作长远健康发展。

严格设施农用地管理。组织各县区认真开展年度设施农业用地全面自查工作,各县区均已按照要求推进备案设施农用地上图入库工作,目前系统中已备案个,面积为.公顷,逐步实现设施农业建设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切实保障设施农业规范发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韩翠芝)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1,六安自然资源那些事之耕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