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网讯(通讯员邓天新)永仁县宜就镇通过实施四级“田长”制度,让每一块耕地都有专属守护者,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
该镇制订出台“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镇党委、镇政府主要领导为一级“田长”、10名挂村班子成员为二级“田长”、12名村委会书记为三级“田长”、名村民小组长为四级“田长”,组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网格化、全覆盖”的四级“田长”制责任体系。
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清单管理、分级保护、逐级负责,将执行情况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各级干部综合考核、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对农田进行网格划分,以户为耕地保护网格单元,以小组为单位网格,各级“田长”负责辖区内设施农用地审批,矿山、古生物化石、水资源保护,生态红线、基本农田红线及城镇开发边界线的管护以及地质灾害监管等自然资源监管工作。
细化巡查、报告等事项。一级“田长”每年调度2次“田长”制实施情况,对辖区内耕地保护工作开展1次巡查。二级“田长”每月对挂包村开展1次检查、听取1次三级“田长”工作情况汇报,每季度向一级“田长”汇报工作。三级“田长”每周组织人员巡查辖区内耕地网格,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违法乱占耕地建房、私搭乱建大棚房等行为。四级“田长”负责对责任网格范围内的耕地进行日常监督和管护,对农户开展耕地保护政策法规宣传教育。
配套建立镇级督察体系、社会参与监督体系,定期通报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管理情况和典型案例,设置“田长”公示牌、举报监督电话,让全民参与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