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务院部署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工作以来,安徽省黄山市超前谋划、严密组织,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有序推进“三调”工作。以黄山市自然资源勘测规划院副院长汪旸为代表,黄山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及4家调查单位、近名调查技术人员,通过多天的全力奋战,顶着风霜雨雪,冒着严寒酷暑,每天攀高山、穿密林、趟河溪、访居民,克服重重困难,用坚实的脚步一分一寸地丈量黄山土地,汇集形成了40余万个地类图斑,全面、真实、准确地厘清了黄山市自然资源利用现状,为全市加快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汪旸同志因工作作风踏实,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优秀,为黄山市“三调”工作的顺利开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获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先进工作者称号。
汪旸(左二)带队对破碎地形进行地类判读。
以严抓筑牢办大事基础
黄山市始终将国土调查工作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夯实自然资源工作基础的重要举措,以高度负责的政治担当,坚决打赢“三调”这场硬仗。市领导先后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精心组织好“三调”工作。年3月21日,黄山市政府在国务院、安徽省相继成立“三调”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实施方案后,第一时间成立了全市“三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原市国土资源局(机构改革后设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7个区县也都组建了“三调”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层层传导压力,全市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三调”工作列入全局重点工作,强化责任担当,多次专题研究,加强工作调度,部署研究推进,举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之力做好调查工作。
有了坚强有力的组织,汪旸和整个黄山市“三调”工作团队对于这件大事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打赢这场硬仗既有了心理准备,也更有信心,同时牢固树立了大事必须严抓的认识。
黄山市徽州区三调办赴潜口镇开展“三调”宣传。
以高效保障调查工作进度
“三调”工作之艰巨、时间之紧迫、任务之繁重、精度要求之高,前所未有。汪旸认为,必须在全面深入分析调研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新手段、新技术、新方法,着力在提高工作效率上下功夫。基于这些认识,黄山市有效保证了“三调”工作进度。
创新工作模式。为避免工作走“弯路”,黄山市三调办统筹推进时序,实行先试点后全面推广的“三调”工作模式。每个区县结合自身情况,选取一到两个试点村镇,大胆创新、层层推进,快速高效完成样地地类调查及试点村镇调查工作。试点工作结束后,汪旸和“三调”团队一起迅速总结成功经验和好做法,形成《黄山市第三次国土调查实施方案》,在全市组织实施,有力推进了“三调”工作开展。
注重引用新技术。在汪旸看来,底图精度是调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引用新技术非常关键。年初,黄山市三调办委托省测绘局采集制作了相关影像数据作为本次全市国土调查图件基础。其中,采用数字黄山分辨率优于0.4米的遥感影像数据作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件基础,覆盖面积约6平方公里;采用年最新采集制作分辨率为0.1米的影像数据作为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件基础,覆盖面积平方公里,精度、时效性均优于国家及省级要求。同时,集成运用互联网、云计算、无人机等新技术,全面提升图斑最小上图面积标准,将建设用地由平方米提升至平方米,耕地等农用地从平方米提升至平方米。
强化督查督办。按照全市工作部署,市三调办根据各区县的不同情况,分别明确了各地各阶段具体工作任务、质量要求、完成时限等,并采用周报月报机制,实时掌控工作进度及质量。期间,共开展大小督查20余次。汪旸积极参与督查并及时将工作进展情况在全市进行通报,同时抄送各区县党委、政府,着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整体推动“三调”工作开展。
以求真确保成果质量可靠
“三调”数据的真实性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汪旸和“三调”团队严格落实“数据真实是调查的生命线”“宁要数据的真实性,不要虚假的前后一致性”的要求,千方百计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可靠。
针对“三调”工作标准高、要求严等特点,黄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在全体干部职工中选择政治强、业务精的同志百余人,组建了老中青结合、业务能力优势互补的调查管理工作队伍。在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山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难度大的情况下,工作队伍充分发扬不怕苦、不畏难、敢于拼、勇于战的精神。尤其是以汪旸同志为代表的一批技术骨干,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先锋模范与领军作用,确保工作全面开展、有序推进,成果质量可靠。
黄山市“三调”作业单位开展地类补充举证工作。
为防止因调查人员水平和认知不同而影响成果质量,黄山市在组织人员参加国家培训和全省培训的基础上,自行举办了10余期技术培训班,累计培训余人次。汪旸积极参与培训,为确保调查管理人员和技术支撑单位在调查理念和技术路线、方法上达到统一,保障高质量的调查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严格质量监管方面,汪旸和“三调”团队始终严格遵守国家质量要求,建立了“县级自检、市级复检核查”的质量管控体系,每一阶段成果检查合格后才能转入下一阶段,只有检查合格的数据才能建库逐级上交。全市7个区县除屯溪区监理由省质监站承担外,其余均由市勘测规划院负责监理,实施全流程质量管控。在初始成果和统一时点更新成果两次省级核查期间,市三调办组织20多名技术人员,历时10个月,采用“5+2”“白+黑”及节假日“不打烊”模式,认真核查每一个图斑,仔细核对每一个地块信息,确保数据成果真实准确。据统计,“三调”工作期间,黄山市核查的图斑量高达多万个,每个图斑核查3次以上。通过严格的质量管控措施,黄山市初始成果准确率达到99.61%,位列安徽省前茅,统一时点更新成果一次性通过国家验收。
以创新推动成果共享应用
在开展“三调”工作的同时,汪旸和“三调”团队结合自然资源部智慧黄山时空信息平台试点项目及自然资源和不动产三维立体调查登记试点项目建设,充分运用“三调”成果,基本建成三维自然资源“一张图”,两个试点项目顺利通过了分别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为组长的专家组验收。专家组认为,黄山市“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基础地理、自然资源、公共专题、实时感知4大类时空数据库,构建了自然与构筑景观相结合的实景三维黄山”“建成了全域自然资源和不动产三维调查登记数据库,开发了自然资源和不动产三维调查登记系统”“建设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自然资源和不动产三维立体调查登记技术路线和方法,在全国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
年5月,黄山市三调办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统计局发布了《黄山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当前,黄山市形成了集历年土地利用、遥感影像、用地管理信息等数据为一体的“三调”数据库,“三调”成果已充分运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三区三线”划定、耕地保护、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执法监察、生态保护修复、地灾监测等方面。除自然资源系统内部,黄山市“三调”成果还形成了面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不同层级的成果序列,力争实现最大限度的共享应用,全力服务黄山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字编辑:刘倩
新媒体编辑: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