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福建日报」
15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我省实施办法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7位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集约节约用地、土地征收、农村宅基地管理等问题提出询问,省自然资源厅等9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
严守红线探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补充耕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我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5亩。耕地保护已成为当前全社会重点关切问题。
为开展好此次专题询问,省人大常委会在今年8月开展了土地管理“一法一办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我省一些地方城市发展区域与耕地分布高度重合,集中连片优质的耕地补充后备资源匮乏,可开发的新增耕地质量等级普遍偏低、成本较高。
“请问我省在耕地占补平衡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下一步将如何进一步确保占补平衡、占优补优?”针对这一情况,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则生提出了问题。
“我们将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每年省、市、县、乡层层签订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严格开展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叶敏表示,目前,我省正大力推进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调整了年度补充耕地任务考核办法。即以当年实际补充耕地数(含指标有偿调剂),作为考核年度补充耕地任务完成情况的主要依据。同时,为鼓励县(市、区)超额完成补充耕地的任务,本辖区内实施补充耕地超过年度补充耕地任务数的,将按超过补充耕地任务数量的10%予以奖励。
据介绍,“十三五”以来,全省共完成补充耕地29.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万亩,连续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截至年底,全省永久基本农田面积.55万亩,超额完成中央下达的保有任务。
“我们还将探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补充耕地,拟研究出台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补充耕地的意见。”叶敏表示,将首先在全省部分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相关规则基础上,争取年在全省推广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补充耕地工作。
不越底线对乱占耕地建房“零容忍”
近年来,一些地方农村未经批准违法乱占耕地建房问题触碰了耕地保护红线,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对此,近三年来我省先后开展了“大棚房”、违建别墅、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重大专项整治工作,全省共清查整治“大棚房”问题个、违建别墅问题个,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个。
“近年来我省开展的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有关主管部门如何明确各自职责又相互密切配合,进一步提高执法效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敏夫提问道。
“年7月我省采用卫星影像摸底排查,提取疑似新增乱占耕地建房图斑,发现还有相当的数量。”叶敏坦言。但他也表示,对此问题省自然资源厅坚决处置整改,要求各地对照问题清单,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要求,抓紧推进整治工作。截至11月25日,全省宗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已处置宗,处置率达到91%;同时开展通报约谈,截至目前,已约谈4设区市16个县(区)政府领导,并通过实地督导加大整改力度,力争全年整改率达到70%以上。
据了解,年8月起,我省率先开展“天地网”动态执法并覆盖全省。两年来,实现全省陆域全覆盖、多轮次监测,提取各类疑似违法图斑21.7万宗,对核查确认的7.8万个违法违规问题依法依规开展查处整改,对涉及违法问题未整改的宗农用地专用等暂缓审批。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梁全顺表示,将压紧压实乡镇审批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宅基地动态巡查,将宅基地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制止新增宅基地违法违规行为。
“一旦查实农村村民违反宅基地法律法规建住宅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做到‘零容忍’。”梁全顺说。
据了解,下一步,我省将探索推行乡(镇)主要负责同志挂村督导,充分发挥村一级管理作用,进一步破解农村宅基地管理堵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天地网”动态执法,严格通报约谈,并将卫片执法检查、“天地网”动态执法发现问题整改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内容,进一步压实市县政府监管责任,切实维护土地管理秩序。
筑牢防线强化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要素,山多地少、土地资源紧缺是福建的省情。执法检查中发现,一些地方由于招商引资需要,放宽土地使用门槛,助长了一些企业多用地、用好地,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
如何筑牢防线保护好每一寸土地,又能通过有效利用土地保障我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雷成财询问了这个问题:“拟定的发展规划涉及建设项目在用地方面是否存在‘保护’与‘保障’的矛盾?如何解决?”
省发改委副主任詹晨辉回答了询问,保护和保障的矛盾,一方面我省是土地小省。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全省建设用地占比6.32%,建设与保护、保护与保障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是当前在加快发展的形势下,地方政府有多上项目、上大项目的积极性,有时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实际情况,规划衔接和预留项目空间不到位。
詹晨辉表示,省发改委从顶层设计方面,努力解决项目建设布局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矛盾。强化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专项规划上,推进统一规划体系建设,要求交通运输、能源、制造业、特色现代农业、海洋、生态等各重点专项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等的衔接,确保目标一致、方向一致,满足空间布局、资源环境承载等要求,避免无法落地、无法操作。
据介绍,我省年全面启动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同步制定村庄规划三年行动方案,确保年底前全面实现应编村庄规划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开展个村庄规划编制,占应编数的61%。
解决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也至关重要。“省发改委在项目管理全过程始终贯彻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统筹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詹晨辉表示,作为项目审批和重点项目管理的职能部门,省发改委要求审批类项目完成项目规划选址、用地预审,明确占地规模。在项目实施阶段,认真落实工程施工临时占用耕地的复垦措施,不断提高耕地复垦质量,尽量减少施工对耕地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