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原因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落实长牙齿硬举措严守耕地红线
TUhjnbcbe - 2025/2/6 16:41:00

近日,沂源县自然资源局主要负责人带队,与执法队、自然资源所一起,对违法用地进行现场察看,与项目负责人、镇办领导对整改事项进行详细部署,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到点到位。

近年来,沂源县自然资源局积极探索自然资源执法“防、惩、治”一体化监管模式,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查处、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行为,努力实现“保发展、保红线、保权益”的目标。

重点抓防,提升服务型行政执法效能

随着我县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各类优秀企业、优质项目纷至沓来。沂源县自然资源局不断强化执法为民和服务发展理念,建立以防为先、超前预警、靠前服务的协同工作机制。

事前强化政策指导。对于重点建设项目、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项目申请初始阶段,通过提前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宣讲政策,明确办理流程,强化项目单位依法用地意识,引导项目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范围内科学选址,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用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守耕地红线。

事中强化部门协同。打通规划、耕保、执法等相关部门业务流程,及时反馈重点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用地审批、征地供地、建设情况以及违法占地等数据信息,在项目土地手续办理的各个环节,建立协同机制,强化联合防控,主动服务预警。

事后强化告知提醒。对取得供地手续的土地,定期巡查监测项目开工建设情况;对有土地闲置倾向的用地企业提前告知提醒;对存在违法违规隐患的用地项目,主动深入企业,了解开工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安排专人做好政策引导,消除政策法规认识上的误区,督促按期开工,避免土地闲置等违法问题产生。

难点破“治”,构建网络化执法监管机制

沂源县以建立健全“一网两长”制为抓手,积极构建遏制新增违法用地、严格保护耕地新格局,着力破解土地执法存在的“监管难、查处难、执行难”等问题。

建立网格巡查、定期通报机制。建立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化田(山)长制”监管体系。将日常巡查、重点巡查及与乡(镇、街道)联合巡查深度结合,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原则,健全动态巡查网络,做到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看、有人管、有人护。同时,建立“定期通报、限期清零”制度,对发现违法占地情况,每月4次通报各镇办问题整改及新发现疑似违法情况,督促限期整改到位。年1至9月份,出动巡查人员余人次,巡查里程多公里,发现制止整改违法占地58宗、面积余亩。

建立上下联动、快速处置机制。设立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小组,出台了《沂源县全面建立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工作联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落实长牙齿硬举措严守耕地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