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樊霞通讯员孙璐
记者近日从济源示范区管委会获悉,济源围绕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万人助万企、乡村全面振兴等示范区重点任务,初步建成智慧济源时空大数据平台。目前,建设成果应用已经覆盖自然资源和规划、公安、城市管理、林业、应急救援五大领域。
随着全球数字化发展日益加快,时空信息、定位导航服务成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锚定河南省委、省政府“两个确保、十大战略”,聚焦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和“七个方面作示范”的要求,济源以年获批智慧城市时空大数平台建设试点城市为基础,投资约万元建设智慧济源时空大数据平台。目前平台已初步建成,济源正以“数字强基+产城融合”为总目标,加速推动时空大数据平台成果应用。
助力数字政府,支撑新基建。平台建设深度对接示范区大数据局,通过统一的公共组件和标准接口,结合各部门业务特色,实时为济源社会治理指挥平台、全警合成作战一体化指挥调度系统、森林防火综合管理系统、智慧城管等智慧应用,提供二、三维一体化的工作地图更新和数据共享服务。时空大数据同时具备支撑CIM平台、“一村九园”、无人机预警平台、林长制管理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极大提升政府精细化管理能力的同时,节约财政资金数千万元。
科学规划,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依靠平台数据支撑,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并引入指标模型引擎,量化建立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监测等指标,保障首批空间规划成果编制工作顺利开展。“一张图”有效解决了“多规不一”项目选址难、地形复杂现场踏勘难等痛点问题,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在三维模型上就能根据空间规划、国土调查等数据分析结果,对重点项目进行预选址,有力支撑多部门业务协同,缩短审批周期,应用成效得到政府和企业的一致认可。
严守耕地红线,守护绿水青山。市级卫星技术应用中心以用促建,基本实现省市遥感监测数据互通联动,填补了市级高分遥感数据获取能力的空白,空间信息+物联网应用优先在执法监察工作中推广。累计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监管、废弃矿山集中整治、“一网两长”及违法违规开采整治等多项行动推送疑似违法图斑47批次。工作人员可通过监控大屏发现疑似违法问题,联动村级管理网格进行定向处置。变被动修复为主动保护,变末端治理为前端防护。
大数据分析研判,赋能城市公共应急。通过部门应用对接、动态数据汇聚,构建智慧城市综合决策会商数字底座,有效解决企业园区扩建选址难、公共应急专题数据资源离散等问题,提高政府在部署重大战略、重点工程的研判决策效率。
依托搭载新型基础测绘数据的智慧济源时空大数据平台,济源示范区在提升信息化空间治理能力的道路上已按下了“快进键”。“未来平台必将在经济社会精细化管理、自然资源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百姓对智慧城市的美好向往等方面,加速为政府数字化改革创新提供‘智慧方案’。”济源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