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原因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扛牢扛实耕地保护政治责任
TUhjnbcbe - 2025/1/3 18:41: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实施个土地整治项目,补充耕地面积17.52万亩,新增耕地数量指标8.51万亩;年,全省‘十三五’耕地保护目标责任期中考核排名第三位;—年,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1.28万亩补充耕地垦造水田任务,在全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专项指标考核中连续获得满分。”这是云南省红河州耕地保护工作十年来一组亮眼“成绩单”。

近年来,红河州自然资源系统坚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守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的同时,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要素供给,助力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

突出“严”构建“多位一体”保护格局

秋收时节的草坝镇,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稻浪随风起伏,田野上呈现出一派丰收的热闹场景。放眼连片平坦的农田,交错分布的玉米、蔬菜长势喜人。

十年来,红河州共审查35个重大建设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48万亩,补划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51万亩,做到了“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稳定”。

与此同时,通过不断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于年底下放管理权限,变“州级统管”为“县市当家”;高效利用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实行耕地数量、水田规模、粮食产能3项指标核销制;严格补充耕地项目立项、实施、验收、入库、管护全程监管,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开远市大庄乡宜民社区土地整治项目。

突出“统”推动保护与发展相互促进

前不久,泸西县绿色铝产业项目批次用地获国务院批准,创下了全省工业项目批次用地报批多项先例。而在这些高效和成绩的背后,得益于州县两级自然资源部门从选址踏勘论证开始,到快速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将节约集约利用耕地与保障项目建设捆在一起前置谋划、绑在一块跟进落实,做到了无缝衔接、环环相扣。

十年来,红河州自然资源系统坚持“应保尽保、急需急保”,先后保障全州交通、能源、水利、城镇、村庄批次等个建设项目,共挂钩落实耕地数量8.5万亩、水田规模1.6万亩、粮食产能万千克,助力重大建设项目高效落地;另一方面,统筹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积极拓宽补充耕地途径,持续加大补充耕地工作力度。

十年间,实施个土地整治项目,补充耕地面积17.52万亩,新增耕地数量8.51万亩、水田规模1.6万亩、粮食产能万千克,并超额完成云南省政府下达红河州-年1.28万亩补充耕地垦造水田任务。

特别是年底调整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制度后,县市落实补充耕地的能动性明显增强,补充耕地指标入库率环比增长38%,实现了耕地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

泸西县金马镇石缸冲村国土综合整治(提质改造)项目。

突出“创”坚持守正出新敢趟路子

“土地政策变化快、新旧矛盾问题交织。”这是在基层传来的声音,也是工作实践中的共同感受。如何把耕地保护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做到社会各界

1
查看完整版本: 扛牢扛实耕地保护政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