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世纪末由于吕底亚攻势日益加强,特拉叙布鲁斯成为米利都僭主,其统治结束后,米利都恢复寡头制,并一直持续到公元前6世纪中期,在波斯扶植下米利都再度建立僭主制。
公元前年米利都发动伊奥尼亚起义,试图脱离波斯统治,起义失败后,米利都丧失了在伊奥尼亚的领导地位。
但是在此之前,相对和平的*治形势为米利都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国内环境,使米利都走向经济繁荣之路。
公元前10—8世纪,伊奥尼亚地区的经济基础依然是农业,然而,不同于其他伊奥尼亚城邦,米利都的可耕地十分有限,影响了其经济发展。
荷马时代末期,米利都将注意力从内陆转向海外扩张,经济获得空前发展,成为当时希腊富裕的城邦之一,米利都内陆贸易的对象,主要是吕底亚人和卡里亚人。
贸易路线通过米安德河河谷溯流而上,到达安那托利亚内陆,但是这条路线在公元前6世纪中期波斯人到来之前用处很小,小亚细亚的主要市场在萨迪斯和赫尔姆斯河河谷地区。公元前6世纪中期以前,米利都与安那托利亚内陆贸易规模很小,商品可能仅限于小型奢侈品。
由于与东部内陆贸易受到运输困难的限制,于是米利都寻求向西部和海外发展,此过程的第一步,是获取小亚细亚沿岸的斯波拉德斯群岛。
斯波拉德斯诸岛面积很小,且岛上多岩石,只拥有少量可耕地,但优越的位置可为海外贸易提供便利,然而能证明斯波拉德斯群岛,受米利都控制的证据并不充分。
不论斯波拉德斯群岛是否受到米利都控制,据希罗多德和狄奥多鲁斯记载,公元前7世纪末期,米利都通过广泛的海外贸易与殖民活动,实现了爱琴海制海权,并通过贸易和其他方式,参与了其他城邦的事务,与它们建立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