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自媒体说的所谓“退林还耕”,实际上就是对违规占用耕地种植林果造林的土地进行整改复耕,恢复种粮,目的是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全面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文章强调了“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的要求,并指出:“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大家立了*令状,必须做到,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的要求,推进把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良田粮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强调了“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的要求,并引用了有关部门的数据:“我国14亿多人口,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万吨菜和23万吨肉。满足如此庞大的消费需求,耕地必须保持在18亿亩,这是不能再低的底线”,文章强调了“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保护耕地的要求,也指出我国耕地保护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至今年4月16日,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14亿亩,连续两年实现全国耕地总量净增加”。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强调了“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耕地保护上搞变通、做手脚,‘崽卖爷田心不疼’”“建城市、搞工业、保生态都要用地,必须精打细算,排出优先序,绝不能占用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去搞造林绿化”“一些地方大把的良田不种粮食,要么建养殖场,要么是种花卉果木,那么粮食怎么办?”“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要坚定不移抓下去,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必须是良田”“努力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的要求,文章指出“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从“夯实耕地之基,让农田变良田”“夯实耕地之基,让良田实现高质量发展”,用数据说明了良田建设的成效和要求,“到年底,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今年将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万亩、改造提升万亩,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从文章中,我们既清醒地认识了所谓“退林还耕”的真相,更清醒地认识到对违规占用耕地种植林果造林整改复耕的深远意义,增强了积极支持把耕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信心,积极支持“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的战略部署,支持对违规占用耕地种植林果造林的现象进行纠偏,整改复耕恢复种粮,也反对违规在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脆弱地区毁林造田、改变土地用途的行为。各地应从保护农民群众合法利益的角度出发,严格按照自然资源部“严禁不顾果树处于盛果期、林木处于生长期、鱼塘处于收获季等客观实际,强行拔苗砍树、填坑平塘”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坚决避免“简单化”“一刀切”式有损于农民群众利益的做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打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基础,确保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