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一部分农民是觉得之前国家也在实施退耕还林,理解错误之后,觉得可以在耕地上种树,所以,在外出务工之前,也在耕地上种植了经济树木。
但是,在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中,耕地种树和永久基本农田种植苗木和种草这些行为是严格禁止的,按照规定,需要恢复原来的耕作层,坚持农地农用。
如今,随着耕地保护行动不断深入,农田种树,种草的行为已经全面禁止,既然不让村民种植树木,外出务工的农民其实也可以选择流转,这是目前最好的处理方式。
如果你没有能力管理家里的耕地,又没有经常在村里居住的情况下,其实是可以选择以流转、入股、托管的方式处理土地,这样的办法不仅有收益,而且还是国家*策支持的。
虽然说土地出租的年租金不是很高,但合同签订的时间是二三十年,相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所以,个人认为,种树不行,那么农民还是积极响应*策,流转即可。
深入了解的话,关于农田的使用,咱们国家也在今年发布实施了一些新*策。而新*策指导下,其中有三类行为也被全面叫停。
第一是农民的耕地一旦纳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范围,那么就必须按照新*策的管理要求,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
第二是地方在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时候,必须确定补齐的永久基本农田是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如果不是不得补齐划入到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第三是严禁通过调整空间规划等方式规避永久基本农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的行为。
看到最后,大家也知道永久基本农田的重要性,这些资源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也是建设“高标”农田最宝贵的资源。一旦非农化、非粮化,不仅会影响到十四亿人的吃饭问题,同时也对农业改革发展不利。
所以,无论是主体还是个人都应该响应国家的*策,积极保护好这些优质农田,下一步,咱们国家还会帮助大家将这些农田改造成为高质量,高产能,高抗灾的优质农田。到那个时候,不仅耕种条件会改善,设施变齐全,而且还会促进农民增效增收。
另外,永久基本农田会受到特殊的保护,新规之下,以后也会落实责任制,实施到户到人,方便管理。
总之,目前受保护的永久基本农田只有十六亿亩,几乎每个村都有这样的农田。大家要注意区分农田的性质,一般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使用是有区别的,如果是保护范围的农田,村民还是要按规使用,切勿随意占用和改变性质。
好了,以上就是笔者根据有关文件为大家解读的内容,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