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孕育,夏的生长,
秋的收获,冬的珍藏。
大地母亲的恩赐绵延不绝,
从未间断。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土地,
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今天是第29个全国土地日。
我们脚下的土地,
你真的了解吗?
春水初融,山崖渐绿。
经历了冬日萧瑟的大地,
渐渐有了生机与活力。
《贵州苗乡田园春曲》吴德*摄于贵州省从江县。
辛劳的人们,
也开始了一年的劳作。
《抛秧》胡建芳摄于江西省宜丰县。
《阳春花开惬意农忙》董乃德摄于山东邹平。
《清明时节栽莲忙》曾恒贵摄于江西广昌。
走过春的乍暖还寒,
夏的火热转眼就来了。
滚滚热浪里,
大地的颜色也艳丽了几分。
《五彩孟夏》傅剑川摄于重庆万盛。
田埂上,荷塘里,
忙碌的身影也多了起来。
《芒种近插秧忙》吴德*摄于贵州从江。
《和谐“忙”种》汤文朕摄于江西省金溪县。
《水润莲田圆富梦》刘浩*摄于江西省永丰县。
《夏收田园美如画》武纪全摄于山东临沂平邑县。
秋风乍起,
麦浪滚滚。
人们脸上的笑容,
是收获最好的见证。
《丰收》曹永龙摄于重庆万盛区。
《沂蒙金秋山楂红》武纪全摄。
《义务帮工队帮*属抢收显真情》吴德*摄于贵州从江。
冬天来了,
大地母亲的恩赐,
却从不因寒冷而迟到。
《冬捕丰收》陈洪波摄于吉林查干湖。
《喜收冬季藕》何贱来摄于江西宜丰县。
《新年蒸馒头》王梦真摄。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中国人骨子里都对土地饱含深情。
在上古神话中,女娲捏土为人,这意味着在先人的传说中,人就是土做成的。
古人以社稷代指国家,社即为土地神,稷则是谷神。
社稷坛,位于故宫西边,中山公园内,是明清两代的祭坛。其位置是依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的规定,置于皇宫之右(西)。社稷坛中,铺有青、红、*、白、黑五种颜色的土壤。五种颜色的位置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应。
土地神也是古代民间广为奉祀的神,只要有人烟、村庄的地方,都敬土地神。
有个数字,叫“万平方公里”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
土地资源总量多
人均占有量少
优质耕地少
耕地后备资源少
我国陆地国土面积为多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但是人均占有土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从大兴安岭经太行山、巫山至湘桂西部山地划一条线,可把全国土地划为东西两部分。在这条线以东的大部分土地是海拔不到米的平原和丘陵,面积约占全国的1/3,但分布着2/3以上的人口和耕地。以西的大部分土地是海拔米以上的山地、高原和盆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3,是我国主要的牧区、林区或是干旱和半干旱农业区。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土地资源中,耕地的多少和质量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