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秦岭大山的小山村边,摄影师路遇正在犁地的一家人,很多年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了。怀着好奇心走近他们,了解到他们正在犁地翻土,一个原因是把地里未收干净的洋芋收回家,另外一个是翻好地为明年种植洋芋做准备。
犁地是先前农村一项再普通不过的耕作方式,是农耕时代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用牛耕地的场景已经渐行渐远,今天几乎成了一种奢望。犁地的大哥今年52岁,在外地打工,趁放假期间回家抓紧时间犁地收洋芋。走在前面拉牛的大嫂今年50岁,平常在家带孙子,今天收洋芋只好把俩岁的孙女也带到地里来。
大哥说以前犁地基本都是用牛犁地,现在牛少了,大多数村民都是用机器犁地,也有好大一部分村民没有地了,像今天犁地这牛是从别人家借的,中午犁完了这片地好还给人家。走在后面捡洋芋的大爷已经80岁的高龄了,看到他们一家来犁地还带着孩子,便主动过来帮忙。
大哥说犁地可以使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互换位置达到土质忪软,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均匀分布,雨水很容易保留在土壤中里,空气也能进到土壤中;犁地还能杀死一部分藏在土壤里的昆虫,这样,播进去的种子就很容易发芽和生长。
犁过的地里还有很多没有收干净的洋芋,老大爷跟在后面往蒫里捡。
大哥说他们村是按人口分地,他只有一个儿子,家里共分了二亩半地,正在犁的这片地有一亩半,这块地因为土质好,种的洋芋大小均匀,非常好吃,就这样每年大约只挣个多块钱,所以就留着自己吃。还有一亩地在山里面,离村子远,耕种更加的不方便,种了洋芋大多都让野猪吃掉了。干脆就扔掉不种了。
一边正犁着地,那边的小孙子不高兴哭了起来,大哥没办法只好抱着孩子哄一哄。大嫂说她的儿子和儿媳妇都在外地打工,留下小孙女她给看着。因为地的收入太少,村子里的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挣钱维持生活。
摄影师在问大嫂说既然大山里现在地都不种了,那为啥不去住到山下呢?大嫂说村里给补贴让搬下山去住,但是尽管山里的条件很艰苦,但是还是很热爱这片土地,房屋都是依山而建,每天清晨开门就能看到山,山中的美景一览无余。春天野花开满山谷,夏天住着凉爽,秋天红叶铺满山坡,冬天白雪皑皑……住习惯了,给钱都不愿意搬出去。朋友们,是不是也想住到山里来呢?了解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