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原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广东推动建立田长制网格化监管加强和改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权威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yyhj/260665/

新快报讯7月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耕地保护工作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提出了13条措施,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监督,规范耕地占补平衡,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其中,在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方面,提出推动建立"田长制",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推动建立耕地保护责任落实与基层干部绩效评价挂钩的奖惩机制。《若干措施》自年8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加强规划管控实行耕地分类管理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若干措施》提出加强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内容包括: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应突出严格保护耕地导向,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规范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总量不再减少;严控各类建设占用耕地,各类建设项目行业主管部门严格控制城乡建设和生态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严禁违法违规批地用地,严禁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挖湖造景等非农建设等。严格耕地农业用途管制,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强化租赁耕地监测监管,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来确定耕地用途。

同时,实行特殊保护和分类管理,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实行耕地特殊保护,市、县级人民政府应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粮食生产功能区、永久基本农田及一般耕地按规定落实种植管护,有序规范引导上述土地上的农业生产活动,并进行动态监测监管。实行耕地分类管理。粮食生产功能区要严格用于粮食生产,引导每年至少生产一季粮食。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稻谷、玉米和薯类等粮食作物种植。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在优先满足粮食和食用农产品生产基础上,适度用于非食用农产品生产。此外,开展土地整治复耕,市、县级人民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开展撂荒耕地整治,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对撂荒耕地进行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

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各地逐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

《若干措施》明确坚持增量提质和建管并举,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实施耕地综合整治提升,各地应对耕地、永久基本农田进行综合整治提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防止出现调整补划地块以劣换优、划远不划近、以次充好等情况。

拓宽补充耕地来源途径。具体而言,市、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组织实施补充耕地或耕地提质改造项目的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量。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新增耕地和产能提升纳入全省耕地占补平衡年度计划管理。

再者,加大占补平衡统筹力度。市、县级持有的储备补充耕地指标应首先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占补平衡,并优先保障省级以上重大建设项目,节余部分可以按规定有偿转让。必要时省可直接调拨各地储备补充耕地指标统筹用于重大建设项目落实占补平衡、兑现承诺、偿还欠账,后续费用偿付、指标归还等事宜由省指导相关地级以上市协调处理。

在监管和执法监督方面,各地要建立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执法监督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和破坏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改变耕地用途的行为。

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方面,明确构建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各地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市、县级人民政府是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的责任主体,市、县级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并加强监管,其他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共同抓好落实。

《若干措施》还提出推动建立"田长制",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推动建立耕地保护责任落实与基层干部绩效评价挂钩的奖惩机制,将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纳入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和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内容,对在耕地保护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此外,强化耕地保护激励约束机制。各地要逐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支持耕地保护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强化粮食种植导向和激励约束机制,对不符合耕地用途管制要求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取消农业补贴等财政扶持资金。

采写:新快报记者麦婉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