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加力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
近日,贵州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农房办”)决定,建立“月卫片、月督导、月清零、月报告、月通报”工作制度,及时发现、及时整治、及时处置农村新增乱占耕地建房。
“月卫片、月督导、月清零、月报告、月通报”工作制度即每月制作下发一次疑似新增乱占耕地建房卫片图斑,每月开展一次暗访督导,每月清零一次发现的新增违法问题,每月报告一次工作情况,每月对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情况进行通报。贵州省明确,省农房办全面统筹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从3月起每月提取一次年7月3日以后疑似新增违法建房图斑,通过贵州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信息平台(App)下发市、县,由市、县现场核实,及时查处整改并按程序上报。各地除核查疑似新增图斑外,要加强日常管控,主动发现其他新增问题并及时处置。4月起,省农房办组织暗访督导组每月开展现场督导,检查有关地方遏制新增问题的工作安排、建章立制、宣传教育、处置措施等情况,今年内对全省所有县(市、区)进行一次暗访督导。今年内,市、州对辖区内所有乡(镇、街道)开展一轮暗访督导。督导发现不够重视、责任不落实、宣传不到位、处置不及时、遏制新增问题不力的,进行约谈或下发督办函,督促其限期整改;逾期仍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移送纪委监委处理。对重大典型案件,省农房办将直接或指定市、州立案查处。贵州省明确,各地要建立整治台账,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要求、时限、责任人,对发现的新增问题应在5日内处理到位。各级对违法用地制止有难度的,自发现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报告,上一级接到报告之日起5日内应采取措施处置。每月月底前,各地向省农房办报送当月发现和处置新增问题情况。省农房办每月评估各地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工作,对发现、制止、处置不力的地方党委、政府适时进行约谈,情节严重的移交省纪委监委追究责任。
河南:打好耕地保护“组合拳”
日前,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从河南省自然资源督察执法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南将以长牙齿的硬措施打好保护耕地“组合拳”,细化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压实扛稳各级政府保护耕地主体责任,坚决守住全省耕地红线。
在体制机制上,河南省政府授权省自然资源厅开展自然资源督察,对履行自然资源管理责任不力、落实督察意见不到位或未在规定期限内整改督察发现问题的,代表省政府约谈相关市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在具体措施上,省自然资源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促进执法监管长效常治的实施意见(试行)》,从健全执法查处机制、实行裁执分离机制、构建没收处置机制、加强行政与司法衔接机制、规范价格认定机制五个方面,着力破解自然资源行政执法存在的移交难、移送难、执行难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部门协作配合,提高监管效能,坚决遏制并严肃查处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在案件查处上,省自然资源督察办公室强力督促市县政府履行保护耕地主体责任,先后29次向相关市县政府发送督办函,对1个省辖市、5个县(市、区)政府负责人进行警示约谈,66名相关人员被依法依纪追究责任。河南厅深入组织开展“磐石行动”“护田1号”专项行动,调动异地执法力量集中查处宗违法占地采矿案件,公开挂牌督办4起重大案件,向社会公开通报4批81个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河南厅负责人表示,今年将聚焦重点督察、专项督察、跟踪督察和例行督察“四个督察”,着力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发现一起、严查一起、追责一起。二是着力抓好“一网两长”,织密自然资源监管一张网,分级设置田长、山长和网格员,确保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山体有人管、有人护。三是着力抓好“磐石”和“护田”两大行动,严厉打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坚决守护好万顷良田和绿水青山。
青海:进一步推进清查整治工作
近日,青海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清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年全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清查整治工作第一次推进会。
会议提出,自去年全省清查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聚焦“摸清底数、遏制新增、保障合理用地需求”3项重点任务,主动作为,基本摸清了全省年以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底数,有效遏制了新增违法乱占耕地建房势头,合理用地需求得到进一步保障。会议明确,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清查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清查整治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紧盯今后两年“遏制新增、保障合理用地需求、整治存量问题”3项重点任务。会议强调,各地要坚持问题导向,稳慎有序推进清查整治工作。一要“零容忍”坚决遏制增量。二要保障好农民合理建设用地需求,推进审批政策落实落地。三要分类分步、依法有序整治存量,重点整治强占多占、非法出售等恶意占地建房行为。四要健全完善长效监管机制,提升土地管理利用水平。五要切实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为严守耕地红线、保护耕地资源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自然资源部
往期推荐
+
+
+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